071 再思重返地球的環境生態公共與媒體論述

國科會補助人文沙龍計畫

· 台中市,傳播,社會學

再思重返地球的環境生態公共與媒體論述

broken image

本世紀因氣候變遷帶來的能源轉型問題,讓經濟與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辯在公共論域討論中日益顯著。講者將從十多年來從事環境傳播研究的觀察與實證結果,結合鉅觀環境意識形態(哲學)及個人微觀感知角度,耙梳有關人與大自然關係及社會行動的實然面與應然面論述,藉此提出針對公眾如何理解、正視、善用、與反思傳播(包括大眾傳媒)於面對環境變遷時所扮演的角色。

  • 日期:2023-05-09(下午3:10-5:10)
  • 講者姓名徐美苓
  • 單位職稱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創新國際學院全球傳播與創新科技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 主持人 | 李明穎(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與談人 | 顏瓊芬(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 地點 |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10F蓋夏廳)
  • 關注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Humanitiessalon
  • 訂閱YouTub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nstcsalon
  • 計畫主持人 | 陳國榮(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 指導單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主辦單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 承辦單位 | 國立中正大學
  • 協辦單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靜宜大學研究發展處
broken image

綜觀今日的世界,氣候變遷是當前最受矚目的課題之一,攸關地球環境、人類生活與物種存續等面向。主流看法認為,人類過度依賴煤炭與石油作為燃料乃問題的根本,也導致了極端氣候、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及乾旱等問題。近年臺灣亦屢見極端氣候的影響,如旱災缺水危機等,深遠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與產業發展,因氣候變遷帶來的能源轉型問題,也成為臺灣公共論域中的重要命題,更是各政黨於選舉期間的攻防焦點。另一方面,媒體在傳播環境相關議題時,也有著不同的影響與作用,對其加以研究與反思,即是「環境傳播」研究的興起。環境傳播不僅是單純傳遞或報導環境資訊的單向過程,而是透過語言與符號產生意義,建構人們對於環境的認知與理解,同時也藉由大眾傳媒在公眾領域中,引發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一同思索解決之道。本次講座邀請徐美苓教授,由其十多年來從事環境傳播研究的觀察與實證結果,從鉅觀的環境意識型態中的哲學思維,以及個人微觀的見聞感知,講述公眾如何理解、正視、善用與反思傳播媒體於環境變遷中扮演的角色。

徐教授首先指出,環境傳播所關心的,乃是人類與大自然關係中,媒體藉由語言、藝術、符號或人類溝通行為,扮演的中介或協商的角色,目的為增進人們的理解,以超越原先認知的世界,能讓公眾有更多的理解與討論。相關的課題包括:環保活動使用的修辭策略、環境運動組織的媒體事件運用情況與方式、與環保議題結合的形象公關或企業公民等。對一般民眾而言,其實生活周遭常有各種「符號」幫我們進行環境教育,警示、說服、動員、協助我們解決環境問題,例如在等待電梯時,可能看到電梯門上繪有北極熊圖案,並搭配標語,提醒人們可以改用爬樓梯來減碳兼健身。而北極熊這個符號,即連結了生物因全球暖化、冰川融化所導致的生存危機,驅使人們對自身行為做出反應。透過引發特定的信念與感覺,能協助我們建構大自然與環境問題的再現,以增進人類理解。數據化、圖像化等訴諸視覺的方式,也能讓人們更直觀地理解環境問題,如《天下雜誌》369期以模擬空照圖講述全球暖化帶動海水上升後,臺灣本島部分城市逐漸沒入水中的情景,當期更直接以露出水面的101大樓為封面設計,帶給許多讀者震撼。

要追溯喚起世人重視環境問題的開端,不能不提到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 1907-1964)及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書中指出由於人類濫用殺蟲劑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簡稱DDT),導致對昆蟲、鳥類、魚類乃至人類產生長期毒性,嚴重影響自然生態。此書出版後受到工業界猛烈攻擊,但也贏得科學家與政治人物的支持,尤其是時任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1963)在閱讀完該書後,立刻要求科學顧問團調查,在證明卡森的觀察屬實後,國會即成立專案委員會,最終促成立法禁止使用DDT。這本名著形塑了60、70年代的環境風險議題,使人們有了永續發展的概念,也讓環境議題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成為公共辯論的焦點。

由於近年環境汙染受害意識抬頭,民眾與媒體的關注力亦有所增加,然而許多環保事件受到廣大關注的起始點,往往源於個別媒體在特定時間點的推波助瀾,如被稱為「瑞典環保少女」的桑伯格(Greta Thunberg)於2018年8月開始獨自一人於瑞典議會前罷課,要求政府依據《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量,年底《時代雜誌》將其評為全球25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之一,隔年她入選為該雜誌年度百大人物,也是最年輕的入選者。這一年她也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成為全球知名人物。桑伯格在2019年9月發起「為氣候罷課」的抗議活動,全球估計有140萬學生響應,而桑伯格能成為此重大議題的最大發聲者,《時代雜誌》即發揮了一定的傳播力。國內方面,如2010年反對國光石化的抗爭行動,起始於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針對國光石化的報告書中介紹了細懸浮微粒(PM2.5)對於人體的傷害,但當時國光石化開發案並未將其納入環評報告,經由媒體大篇幅報導後,喚起國人對此開發案的關注與討論,迫使政府與業者做出回應。2013年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臺灣》,是第一部以全高空拍攝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電影,影片中意外揭露了清境農場的違建,以及半導體大廠日月光K7廠排放廢水到後勁溪的劣行。2015年,由中國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所製作,討論中國空汙問題的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映後旋即受到中國政府封殺,卻意外在世界各地及臺灣引發迴響,尤其空汙及PM2.5所造成的危害及防範措施,尤為受到媒體報導關注,甚至成為2016年臺灣選舉的主要議題之一。徐教授認為,許多環保問題其實已長期存在於人們生活,通常是某些偶發事件或人物的促成,以及媒體傳播的加乘作用,使得人們重新審視與正視這些問題,並設法改善。

當前最為重要的環境議題當屬氣候變遷,但此議題尚未達成全球性共識,支持論者認為造成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化石燃料、發電廠、農地及森林的流失,甚至是畜牧與肉品製造業等,其中以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2006年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作為代表;否定人為論的質疑論者則認為全球暖化不過是自然波動現象,如2007年英國BBC第四頻道(BBC Channel 4)的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訪問眾多氣候學家,認為太陽活動才是近來暖化的主因,人類活動對於氣候的影響其實微不足道。這類論點未否認全球暖化的現象與前提,但更強調不確定性,並對部分科學家的研究方法與證據提出質疑。不可諱言,質疑論的支持者除部分科學家外,以石化工業、製造業、企業家、保守宗教團體、保守派政治人物(如布希、川普等人)及保守派媒體(如Fox TV、The Wall Street Journal)為主,絕大多數為共和黨支持者,亦顯見特定意識型態及政治傾向對其環境信念的影響。徐教授依據自己對臺灣能源轉型過程的爭議論述研究,也發覺從媒體建構及公眾判斷這兩個層面,較難看出媒體等傳播角色在環境議題上的重要性,反倒是環境信念(意識型態)的影響力較大。關於核電問題,徐教授於2009至2017年間使用1分(非常不支持)至5分(非常支持)的五點量表,每兩年進行一次全國性電話訪查,結果發覺受訪者的支持度大多於中間值波動,波動的原因大致上與該年的重大事件有關,如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2017年的815大斷電事件等,顯示臺灣民眾在核電議題上多反映當下需求的思考,較為缺乏與環境關係的衡量。

徐教授認為從鉅觀角度看待與大自然的關係及社會行動,亦即重新思考有關地球論述的存有論(ontology of earth discourses),是相當重要的轉念,如何從哲學角度思索人類與生態(環境)的整體性關係,將使我們人類對自身有嶄新的理解觀點。人類對環境採取的社會行動並非自動產生(automatically given),環境問題的解決,亦牽涉人類對面臨處境的命名(naming),這些命名的符號行動會中介人類對大自然的感知,例如將永久或季節性被淺水覆蓋的自然環境稱為「沼澤」(swamp)或「濕地」(wetland),給予人類的感受及可能的看待角度也會有所不同。若將環境意識型態視為光譜般的存在,以人類為中心及以生態為中心則是光譜的兩極。人類中心(Anthropocentric)認為世界萬物具階級之分,而人類是萬物之靈,將世界視為不需節制使用的資源儲藏室,例如美國西部拓展運動之精神;生態中心(Eco-centric)則是將所有事物,包括動物、植物、人類等生物,氣體、岩石、水等物質,都視為是共享循環且互為相關的生態網絡,彼此具有相同價值與地位,例如夏威夷人將山視為是有靈性、不容隨意侵擾的神聖存在。

若將環境意識型態光譜細分,則可區隔為:1.毫無限制的工具主義(Unrestrained Instrumentalism);2.保育主義(Conservationism);3.保存主義(Preservationism);4.倫理與價值導向意識型態(Ethics and value-driven ideologies);5.轉型意識型態(Transformative ideologies)等。徐教授指出,毫無限制的工具主義正如希臘神話中的神明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因為看到人類生活困苦,從眾神所居的奧林匹斯竊取火源幫助人類,改變了人類的命運。火的技術,也意味著科技給予人類活動的無限可能性,人類藉由現代科技發現、征服、擴張原本難以捉摸的環境,並將這種改變環境的情況視為是成長與進步。與工具主義相應的意識型態,諸如消費者資本主義(consumer capitalism)、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殖民主義(colonialism)、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擴展了人類對於資源的開發、消費的期待及對科技的依賴。這種「人定勝天」的觀念,激發了我們潛在的戰鬥本能,人類透過努力改變環境,希望世界更美好。例如為紀念花蓮縣台11線東海岸公路炸岩工程竣工,當地政府設立「人定勝天」紀念碑,為成功的拓荒開墾喝采。不過諷刺的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橫掃花東時,該碑因路基流失遭大浪捲入海中,不見蹤影。保育主義則主張人類使用資源應有所節制,避免資源耗盡或造成永久傷害,應尋求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及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臺灣《環境基本法》中的規定,如「基於國家長期利益,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均應兼顧環境保護。但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有危害之虞者,應以環境保護優先」,此般論述事實上也偏向於保育主義。此外臺灣常將持續性(sustainability)譯為「永續」,然該名詞原指溫和的人類中心主義,仍以人類利益為優先考量,並非真正的「永續」精神。

保存主義則主張自然環境除實用性外,還兼具其他價值,包括科學或生態(儲藏室)、美學(療癒效果)與宗教(森林是教堂)等意義,這樣的主張促成了原野保育及設立國家公園的運動。倫理與價值導向則視所有生物為生態社群的一部分,都是獨特且具價值的,故其生存權應受到保障,如以生命中心論來看動物權,主張不可誘獵、設陷阱,甚至連釣魚都應禁止。人類有義務善待大自然,且不單聚焦於某一動物個體,而是關照包括水、空氣、礦物的整個生態系統,構成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主張人類不傷害生命或大自然,以普遍仁慈原則關心物種的生存與無生命的生態系統。最接近生態中心論的則是轉型意識型態,如生態馬克斯主義(Eco-Marxism)認為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是辯證關係,資本主義和社會系統中的階級觀念,是生態危機的主要來源,因而主張消除人類對自然的不平等分類,落實社會正義,包括去中心化、替代科技、直接民主、直接行動等。而世界各個原住民意識型態(native ideologies)也很接近這種信念,他們相信整個世界都是有生命的,不只是動植物,也包含岩石、土地、水、礦物等,人類與它們維持互惠、平等且平衡的關係。臺灣原住民的傳說與故事中,也重視人與大自然動物的連結,不僅人與動物彼此可相互變形,也相信祖先來自於動物、岩石、植物。

徐教授談及國際上如何報導氣候變遷的議題,並以此提供國內新聞實務上的建議與省思。她認為在溝通內容上應強化切身性,即強調在地與臺灣地理生態相關的特殊氣候與生態變遷的關聯,而非不斷強調其他地區因全球暖化所帶來的災難。未來環境報導實務上,應多提及氣候變遷風險的本質或科學的不確定性,落實永續新聞學(sustainable journalism),強化較全觀的思維呈現、傳遞新的看待大自然與人之間關係的方式、引發民眾對非個人層面的氣候變遷議題進行深思與審議,以促使民眾以行動支持相關政策。更重要的是,媒體組織是否願意投資在氣候變遷或環境報導,從僅是提供資訊(information)的平臺身分轉為導航(navigation),即導引大眾如何更有智慧地搜尋與運用(或不運用)訊息,提升與賦權大眾自身資訊獲得的判別素養。最後,她認為影像的創造與再現能力,能促成公眾更為瞭解環境問題,例如用Google Earth將歷年地球海洋或森林的變化進行縮時攝影,會比只告訴人們數字更為有力。

原文載於: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24卷4期,頁113-119。